特殊教育、應用心理學專業召開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第二次會議
2019年5月15日下午,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第一次會議的工作安排,特殊教育🧑🏻🦱、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於1523召開“基於產出導向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第二次會議。會議由許昭副院長主持,參加會議的有特殊教育專業張東亮、張珺和原雅青老師⭐️,應用心理學專業張敏、楊健梅和孫燕平老師。
首先🎭,各位老師就第一次會議後各自完成的工作進行了匯報,大家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搜集製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所依據的國家👩👦👦👨👨👧👧、各部委、山東省、我校等相關政策文件🧝♂️;(2)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3)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訪談;(4)畢業生訪談;(5)在校生訪談等。通過前期材料收集、訪談等,兩個專業基本明確了(1)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行業發展對特殊教育和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2)用人單位🥕、不同行業產業發展及職場對於特殊教育和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3)畢業生和在校生對特殊教育和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的期望等。在此基礎上,特殊教育專業張東亮、應用心理學專業張敏分別依據“師範類專業認證標準”“國標”等👏🏻,初步擬定了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
與會人員針對兩位老師擬定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本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基於學生中心(把全體學生學習效果作為關註的焦點,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適應學生成長需求🤲🏽,落實從入學到畢業全周期指導服務,促進每一個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產出導向(製定清晰👃🏽、明確的學生畢業時應達成的學習成果✪🧾,並關註整個學校或專業圍繞這些既定的成果要求而開展的全部教學活動及評價環節😷,每一個教育參與者都要明確教育責任)、持續改進(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持續改進且形成閉環🚵🏻♂️,持續改進的目標是不斷改進學生學習效果)的理念,與以往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有著明顯不同,老師們也應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以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為工作核心,切實做好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
針對下一步工作,許昭副院長強調,人才培養方案作為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契約性”文件🕹、專業培養人才的依據,應通過將畢業要求細化分解為可落實💁🏿♀️、可評價的若幹指標點🧏🏼♂️🤼,使教師能教(能從指標點中找到本課程應承擔的責任,知道如何組織教學,如何通過考核評價判定其達成狀況)、學生能學(能從指標點中看出自己應具有的能力♤,知道如何通過作業、試卷、報告、論文等表達自己的相應能力)、專家能評(可以進行測量評價、考核)💘。人才培養要“說到”(達到專業認證標準和國標),“做到”(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分解落實),還要“證到”(通過評價證明畢業要求的達成)。
最後,許昭副院長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具體分工,確定了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